索引的生命周期
Index Lifecycle 索引生命周期
在这些众多功能中,Index Lifecycle Management(索引生命周期管理,后文简称 ILM) 是最受社区欢迎的。今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快速了解下该功能:
为什么索引会有生命?什么是索引生命周期?
ILM 是如何划分索引生命周期的?
ILM 是如何管理索引生命周期的?
实战
Index Lifecycle 索引生命周期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索引有生命?
索引(Index)是 Elasticsearch 中数据组织的一个逻辑概念,是具有相同或相似字段的文档组合。它由众多分片(Shard)组成,比如 book
、people
都可以用作索引名称,可以简单类比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table)。
所谓生命,即生与死;索引的生
与死
便是创建
与删除
了。
在我们日常使用 Elasticsearch 的时候,索引的创建与删除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用的时候便创建,不用了删除即可,有什么好管理的呢?
这就要从 Elasticsearch 的应用场景来看了。
在业务搜索
场景,用户会将业务数据存储在 Elasticsearch 中,比如商品数据、订单数据、用户数据等,实现快速的全文检索功能。像这类数据基本都是累加的,不会删除。一般删除的话,要么是业务升级,要么是业务歇菜了。此种场景下,基本只有生,没有死,也就不存在管理一说。
而在日志业务
场景中,用户会将各种日志,如系统、防火墙、中间件、数据库、web 服务器、应用日志等全部实时地存入 Elasticsearch 中,进行即席日志查询与分析。这种类型的数据都会有时间维度,也就是时序性的数据。由于日志的数据量过大,用户一般不会存储全量的数据,一般会在 Elasticsearch 中存储热数据,比如最近7天、30天的数据等,而在7天或者30天之前的数据都会被删除
。为了便于操作,用户一般会按照日期来建立索引,比如 nginx 的日志索引名可能为 nginx_log-2018.11.12
、nginx_log-2018.11.13
等,当要查询或删除某一天的日志时,只需要针对对应日期的索引做操作就可以了。那么在该场景下,每天都会上演大量索引的生与死。
一个索引由生到死的过程,即为一个生命周期。举例如下:
生:在
2019年2月5日
创建nginx_log-2019.02.05
的索引,开始处理日志数据的读写请求生:在
2019年2月6日
nginx_log-2019.02.05
索引便不再处理写请求,只处理读请求死:在
2019年3月5日
删除nginx_log-2018.02.05
的索引
其他的索引,如 nginx_log-2019.02.06
等也会经过相同的一个生命周期。
2. ILM 是如何划分索引生命周期的?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何为生命周期了,而最简单的生命周期只需要生
与死
两个阶段即可。但在实际使用中生命周期是有多个阶段的,我们来看下 ILM 是如何划分生命周期的。
ILM 一共将索引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Phase):
Hot 阶段
Warm 阶段
Cold 阶段
Delete 阶段
Hot 阶段
Hot 阶段可类比为人类婴儿到青年
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会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数据读写),不断地长高长大(数据量增加)成有用的青年。
由于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读写,因此需要高配置的节点,一般建议将节点内存与磁盘比
控制在 32 左右,比如 64GB 内存搭配 2TB 的 SSD
硬盘。
Warm 阶段
Warm 阶段可类比为人类青年到中年
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它基本不会再进行知识的输入(数据写入),主要进行知识输出(数据读取),为社会贡献价值。
由于该阶段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中等配置的节点即可满足需求,可以将节点内存与磁盘比
提高到 64~96 之间,比如 64GB 内存搭配 4~6TB 的 HDD
磁盘。
Cold 阶段
Cold 阶段可类别比为人类中年到老年
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它退休了,在社会有需要的时候才出来输出下知识(数据读取),大部分情况都是静静地待着。
由于该阶段只负责少量的数据读取工作,低等配置的节点即可满足要求,可以将节点内存与磁盘比
进一步提高到 96 以上,比如128,即 64GB 内存搭配 8 TB 的 HDD
磁盘。
Delete 阶段
Delete 阶段可类比为人类寿终正寝
的阶段,在发光发热之后,静静地逝去,Rest in Peace~
ILM 对于索引的生命周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划分,但它并不强制要求必须有这个4个阶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组合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3. ILM 是如何管理索引生命周期的?
所谓生命周期的管理就是控制 4 个生命阶段转换,何时由 Hot 转为 Warm,何时由 Warm 转为 Cold,何时 Delete 等。
阶段的转换必然是需要时机的,而对于时序数据来说,时间必然是最好的维度,而 ILM 也是以时间为转换的衡量单位。比如下面这张转换的示意图,即默认是 Hot 阶段,在索引创建 3 天后转为 Warm 阶段,7 天后转为 Cold 阶段,30 天后删除。这个设置的相关字段为 min_age
,后文会详细讲解。
ILM 将不同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称为 Policy
,而所谓的 Policy
是由不同阶段(Phase
)的不同动作(Action
)组成的。
Action
是一系列操作索引的动作,比如 Rollover、Shrink、Force Merge等,不同阶段可用的 Action
不同,详情如下:
Hot Phase
Rollover 滚动索引操作,可用在索引大小或者文档数达到某设定值时,创建新的索引用于数据读写,从而控制单个索引的大小。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启用了 Rollover,那么所有阶段的时间不再以索引创建时间为准,而是以该索引 Rollover 的时间为准。
Warm Phase
Allocate 设定副本数、修改分片分配规则(如将分片迁移到中等配置的节点上)等
Read-Onlly 设定当前索引为只读状态
Force Merge 合并 segment 操作
Shrink 缩小 shard 分片数
Cold Phase
Allocate 同上
Delete Phase
Delete 删除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