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es规划
Elasticsearch 节点划分
master node
主要功能是维护元数据,管理集群各个节点的状态,数据的导入和查询都不会走master节点,所以master节点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master节点的内存分配也可以相对少些;但是master节点是最重要的,如果master节点挂了或者发生脑裂了,你的元数据就会发生混乱,那样你集群里的全部数据可能会发生丢失,所以一定要保证master节点的稳定性。
data node
是负责数据的查询和导入的,它的压力会比较大,它需要分配多点的内存,选择服务器的时候最好选择配置较高的机器(大内存,双路CPU,SSD);data node要是坏了,可能会丢失一小份数据。
client node
是作为任务分发用的,它里面也会存元数据,但是它不会对元数据做任何修改。client node存在的好处是可以分担下data node的一部分压力;为什么client node能分担data node的一部分压力?因为es的查询是两层汇聚的结果,第一层是在data node上做查询结果汇聚,然后把结果发给client node,client node接收到data node发来的结果后再做第二次的汇聚,然后把最终的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所以我们看到,client node帮忙把第二层的汇聚工作处理了,自然分担了data node的压力。 这里,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当你有个大数据查询的任务(比如上亿条查询任务量)丢给了es集群,要是没有client node,那么压力直接全丢给了data node,如果data node机器配置不足以接受这么大的查询,那么就很有可能挂掉,一旦挂掉,data node就要重新recover,重新reblance,这是一个异常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导致es集群服务停止... 但是如果你有client node,任务会先丢给client node,client node要是处理不来,顶多就是client node停止了,不会影响到data node,es集群也不会走异常恢复。 对于es 集群为何要设计这三种角色的节点,也是从分层逻辑去考虑的,只有把相关功能和角色划分清楚了,每种node各尽其责,才能发挥出分布式集群的效果。
Elasticsearch规划
搭建一个集群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我们需要多大规模的集群?
集群中的节点角色如何分配?
如何避免脑裂问题?
索引应该设置多少个分片?
分片应该设置几个副本?
索引生命周日如何规划?
1. 我们需要多大规模的集群?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1 当前的数据量有多大?数据增长情况如何? 1.2 你的机器配置如何?cpu、多大内存、多大硬盘容量?
推算的依据:
ES JVM heap 最大可以设置32G 。 30G heap 大概能处理的数据量 10 T。如果内存很大如128G,可在一台机器上运行多个ES节点实例。
备注:集群规划满足当前数据规模+适量增长规模即可,后续可按需扩展。
两类应用场景:
A. 用于构建业务搜索功能模块,且多是垂直领域的搜索。数据量级几千万到数十亿级别。一般2-4台机器的规模。 B. 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实时OLAP(联机处理分析),经典的如ELK Stack,数据规模可能达到千亿或更多。几十到上百节点的规模。
2. 集群中的节点角色如何分配?
A. 小规模集群,不需严格区分。 B. 中大规模集群(十个以上节点),应考虑单独的角色充当。特别并发查询量大,查询的合并量大,可以增加独立的协调节点。角色分开的好处是分工分开,不互影响。如不会因协调角色负载过高而影响数据节点的能力。
3. 如何避免脑裂问题?
3.1 脑裂问题:
一个集群中只有一个A主节点,A主节点因为需要处理的东西太多或者网络过于繁忙,从而导致其他从节点ping不通A主节点,这样其他从节点就会认为A主节点不可用了,就会重新选出一个新的主节点B。过了一会A主节点恢复正常了,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主节点,导致一部分数据来源于A主节点,另外一部分数据来源于B主节点,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这就是脑裂。
3.2 尽量避免脑裂,需要添加最小数量的主节点配置: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 (有master资格节点数/2) + 1
这个参数控制的是,选举主节点时需要看到最少多少个具有master资格的活节点,才能进行选举。官方的推荐值是(N/2)+1,其中N是具有master资格的节点的数量。
3.3 常用做法(中大规模集群):
Master 和 dataNode 角色分开,配置奇数个master,如3
单播发现机制,配置master资格节点:
配置选举发现数,及延长ping master的等待时长
4. 索引应该设置多少个分片?
说明:分片数指定后不可变,除非重索引。
思考:
分片对应的存储实体是什么?
存储的实体是索引
分片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
分片多有什么影响?
分片多浪费存储空间、占用资源、影响性能
4.1 分片过多的影响:
每个分片本质上就是一个Lucene索引, 因此会消耗相应的文件句柄, 内存和CPU资源。 每个搜索请求会调度到索引的每个分片中. 如果分片分散在不同的节点倒是问题不太. 但当分片开始竞争相同的硬件资源时, 性能便会逐步下降。 ES使用词频统计来计算相关性. 当然这些统计也会分配到各个分片上. 如果在大量分片上只维护了很少的数据, 则将导致最终的文档相关性较差。
4.2 分片设置的可参考原则:
ElasticSearch推荐的最大JVM堆空间是30~32G, 所以把你的分片最大容量限制为30GB, 然后再对分片数量做合理估算. 例如, 你认为你的数据能达到200GB, 推荐你最多分配7到8个分片。 在开始阶段, 一个好的方案是根据你的节点数量按照1.5~3倍的原则来创建分片. 例如,如果你有3个节点, 则推荐你创建的分片数最多不超过9(3x3)个。当性能下降时,增加节点,ES会平衡分片的放置。 对于基于日期的索引需求, 并且对索引数据的搜索场景非常少. 也许这些索引量将达到成百上千, 但每个索引的数据量只有1GB甚至更小. 对于这种类似场景, 建议只需要为索引分配1个分片。如日志管理就是一个日期的索引需求,日期索引会很多,但每个索引存放的日志数据量就很少。
5. 分片应该设置几个副本?
说明:副本数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思考:
副本的用途是什么?
备份数据保证高可用数据不丢失,高并发的时候参与数据查询
针对它的用途,我们该如何设置它的副本数?
一般一个分片有1-2个副本即可保证高可用
集群规模没变的情况下副本过多会有什么影响?
副本多浪费存储空间、占用资源、影响性能
5.1 副本设置基本原则
为保证高可用,副本数设置为2即可。要求集群至少要有3个节点,来分开存放主分片、副本。 如发现并发量大时,查询性能会下降,可增加副本数,来提升并发查询能力。
注意:新增副本时主节点会自动协调,然后拷贝数据到新增的副本节点
6. 索引生命周期如何规划
一般情况下集群规模不大只有几个节点时根据数据的保留时间,旧的数据直接删除即可, 如果集群规模和数据量都达到一定规模那么就需要进行数据的冷热分离,老的日志索引的删除等操作。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